一、什么是【新型冠状病毒】
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,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。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。
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(世卫组织命名为2019-nCov,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)外,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。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,致病性较低,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;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。
2019新型冠状病毒虽然是SARS近亲,但目前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,因此,不必过度恐慌,应注重预防工作。
二、临床表现
发热、乏力、干咳为主要表现,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,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脓毒症休克、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。多数患者为中轻症,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至死亡。
三、公众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?
1、勤洗手
一张图告诉你如何正确洗手:
2、多通风
居家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一段时间,加强空气流通,有效减少病毒停留、繁殖的机会,能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。
必要时可用消毒剂对家具表面、厕所等进行消毒、抹洗。不是醋,而是漂白剂,才是有效的家居消毒剂:
一般家居清洁——1份漂白水加99份清水(如以50毫升漂白水混合于4950毫升清水内);
消毒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表面或物件——1份漂白水加49份清水(如以100毫升漂白水混合于4900毫升清水内)。
3、正确戴口罩
如何选择口罩:
1)纱布口罩
面部密合性差,防毒效率低,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,主要功能是保暖。×不建议选择
2)明星同款聚氨酯纤维口罩
这个看起来酷炫的口罩普遍既没有飞沫隔离的作用,也起不到阻挡雾霾的效果,最多对花粉一定阻挡作用。×不建议选择
3)一次性医用口罩
医用口罩的种类较多,如有一次性医用口罩、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,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,或在有创操作过程中的飞沫隔离。√可以选择
注意:要选择含有过滤层的医用口罩
才能达到阻挡液体、颗粒过滤等效果
尤其推荐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
4) 医用防护口罩
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≤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<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。能过滤≥95%的非油性颗粒。具体包括:N95、KN95、DS2D等型号。√可以选择
注意: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式很重要,
若佩戴错误会影响过滤效果。
戴口罩的正确方法:
1)外科口罩
2)N95口罩
3)口罩多久需要更换一次?
为了防止感染,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,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得脆弱,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,降低抵抗力。因此,在人口密度不高、较通风的场所,可以不用佩戴口罩。
需要提醒的是,任何类型的口罩,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,必须定期更换,建议每隔2~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。若口罩被污染,应第一时间更换。
4、拒绝食用野生动物
建议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,采购食物应将安全放在第一位。
不食用野生动物,避免接触不明来源的病菌;优先选购生鲜上市禽畜肉,不购买活禽自行喂养和宰杀,避免人禽接触带来疾病卫生问题。
在准备食物前、后和用餐前要勤洗手,肉类和蛋类等食物要彻底烹调煮熟后食用;要注意食品贮藏卫生,生熟食品要分开,生鲜洗干净,熟食不久留。
5、谨慎出行,做好防护
如果有不舒服或者感冒,应该及时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就诊,必要的时候进行排查。
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占成提示,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,短的2-3天,长的10-12天。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呼吸衰竭、休克等症状,请及时就医。
---- 来源:人民日报、生命时报、广州日报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 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