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,你体检了吗?”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的健康观念也潜移默化的发生了改变,不少人已经养成了每年定期体检的健康习惯。可是,面对选项繁多的检查项目单时,怎样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嘞?又或者是在医院做了一大堆检查,可体检报告却看不懂……关于体检,你还有哪些关心的问题?
一、20岁-60岁,各年龄段该查点啥?
体检要因人而异,不能一刀切,也无需盲目求多求全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在各个年龄阶段,着重要做的体检项目也是不一样的。

20岁,正常体检即可
体检最好从20岁就开始,因为20岁起就可以观察到某些疾病的危险信号,以便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20多岁,很多人会经历入职体检,这可能是人生的第一次全面体检,会检查出一些先天性疾病以及早期肿瘤。比如对所有男性,尤其15-39岁的男性来说,睾丸癌都是高发的,从发生睾丸癌到发生淋巴结转移平均需3个月时间。
30岁,注意避“糖人”
血糖、血压的异常,很多都集中在35-40岁这个年龄段,当然,年龄越大,越是高发。
糖尿病典型症状“三多一少”(即吃饭多、喝水多、排尿多,体重减少),主要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。这类患者会日渐消瘦,所以即使不胖的人也应该至少每年测一次血糖。
40岁,关心心血管疾病
40岁确实是心脏疾病多发的年龄,到50岁就是一个高峰。病房里,除了一些20多岁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外,最年轻的心脏病患者,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开始。40~50岁肌肉群会减少10%,同时新陈代谢也开始减缓,肥胖几率增加。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、糖尿病、脑卒中风险随之翻倍。
50岁,提防“骨脆脆”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。我国目前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6944万人,其中女性患者的数量大约是男性的3倍。背痛、身高缩短、驼背等症状易被中老年人视作身体老化应有的常态而被忽略。这个时期检查骨密度、关注骨健康是有必要的。
60岁,要“看耳朵”
除了骨密度、癌症等筛查外,最需要注意的是,眼部检查以及耳朵听力筛查,如果出现耳垢或者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。
其实从50多岁起,人的听力就开始下降了。上了年纪的人,如果有耳垢,容易引发感染。如果老人自己掏,搞不好还会引发鼓膜破裂。所以,一定要去医院,在内窥镜下“吸”出来。一般来说,老年人的耵聍特别容易积累,所以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。
二、妇科体检很重要
妇科体检的作用就是对一些妇科疾病做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。建议每年做1~2次。以下这些就是必做的检查项目。

乳腺检查
乳腺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腺疾病,尤其是乳腺癌。对乳腺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触诊、X线或彩超。
建议20岁以上的女性,每月自行检查一次,可以采取看、摸、挤的方式,查看乳房是否有肿块,乳头是否有溢液以及乳房皮肤是否较以往有所改变等。年龄在20~40岁的妇女,每2年至少要接受医生检查一次。40岁以上的女性,每年进行乳腺检查时,要有一次乳房X线摄片或彩超检查报告单,并有效保存,作为日后医生检查时的对照。
子宫检查
妇科检查中,宫颈的检查必不可少。主要查看宫颈有没有炎症、糜烂等。建议每年定期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,如果连续三年检查完全正常,可改为每两年检查一次。
卵巢检查
卵巢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,其死亡率居妇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首。此疾病早期无任何轻化趋势,有80%的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为可扩散的浸润癌。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推行较广的检查方法,包括触诊、内窥镜、实验室检查、彩超等。特别提醒有妇科肿瘤家族史的女性,更应积极就卵巢进行体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