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平昌县中医医院官方网站!
国家公立医院
非营利性机构
医保定点医院
综合性中医医疗机构
文章详情

【上医治未病】强基固本“三伏贴”

发布时间:2016/6/30 11:56:22来源:本站 阅读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一、三伏贴的概念
 
基本定义:
    三伏贴也就是冬病夏治的穴位敷贴,每年三伏天每伏第一天通过将药物敷贴到人体特定的穴位,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,又称三伏灸,是“天灸”疗法的一种。
适应症与原理概要:
     “三伏贴”主要用于调治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疾病,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,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意义与功用:
    三伏贴理论源自中医2000多年前《黄帝内经》“不治已病治未病”的理念,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。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,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,应用具有温经散寒、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外用膏剂,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、拔罐后的贴敷治疗。
治法原理:
    为什么在三伏天贴?每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,我们在这个时候借三伏天引入“天阳”消除体内阴雳,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证。这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,也是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体现,是“益火之源,以消阴翳”。在特定的时间,通过特定的穴位,利用特定的药物辅助,借“天阳”之阳热效果助力达到效果的最大化。利用夏季气温高、机体阳气充沛、疾病发作缓解的有利时机进行扶正培本的治疗,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、增加机体抗病能力,达到治疗、调养和预防秋冬发作或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疾病目的。
二、“三伏贴”的历史沿革
起源与名称:
    三伏贴是怎么来的?三伏贴最早的记载见南北朝的《荆楚岁时记》,三伏贴应用始见于宋代王执中《针灸资生经》提到的“天灸”,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,用药后皮肤局部起疱如灸疱,今称药物发疱灸或发泡疗法。
原名天灸病种扩大:
    自宋以后,三伏贴贴敷方法用药主要常用有毛莨、斑蝥、蒜泥、白芥子等,用药不断增加,治疗疾病由原来疟疾扩大到其他病种,后来用于哮喘,比如说《张氏医通》的理肺膏。现在治疗病证比较多,比如过敏性哮喘,过敏性鼻炎等等,从原来一个哮喘到整个呼吸科疾病,由呼吸科到消化科、风湿关节病科、骨科、男科、儿科等多种疾病。
论治不断丰富:
    清代名医张潞的《张氏医通·喘门》就有记载“诸气门气喘。冷哮灸肺俞、膏肓、天突有未有不应。”夏月三伏天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。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、延胡索一两,甘遂、细辛各半两,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,杵匀,姜汁调涂肺俞、膏肓、百劳等穴,涂后麻冒疼痛,切勿便去,候三柱香足,方可去之。十日后涂一次,如此三次病根去矣!”这是我们冬病夏治最完整最早的一次记载。
三、三伏贴的拓展——“强基固本三伏贴”
    借助五行学说的原理,希望达到培土生金(健脾益肺),提前10天打基础,培土,土可以生金。后10天是庚日属金,三伏天第三个庚日都是金日,后10日是金水相生固肾。强基固本三伏贴从五行和脏腑关系来说就是达到了肺脾肾三脏俱调,温阳化饮,蠲邪扶正,因此“强基固本三伏贴”比单纯的“三伏贴”内涵更加丰实,更加科学,疗效更好。
 
一定要记住敷贴时间哟!
2016年三伏贴时间表

预约和咨询电话:
沈君华 18784230999郑鹏程 13981671373曾  云 13551791063
杨     李  1868272725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联系方式

医院地址:平昌县江口镇新平街西段122号

急救热线:0827-6232999(不提供患者咨询)

联系电话:0827-6222167(办公电话)

版权所有 平昌县中医医院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本站信息Copyright (C) 2017 pcxzyyy.cn.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蜀ICP备17002911号-2本站支持IPv6访问
技术支持:安古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