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2月10日,我院心内科完成了我院首例“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”, 成功将永久性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患有“窦性心动过缓,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”患者体内。此次手术的圆满完成,填补我院该项技术的空白,提高了我院对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。
患者,魏某,男,今年69岁,因反复发作心悸、胸闷、胸痛,并反复发作一过性头晕7+年,心电图示:窦性心动过缓,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,交界性逸搏,ST-T异常。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,手术于2月10日由心内科副主任中医师罗辉在局麻下实施,手术顺利,术后患者心悸、胸闷等症状明显缓解,未再发作头晕,伤口愈合良好,手术部位已无渗血渗液及红肿,无疼痛,患者于2月17日顺利出院。
成功为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
什么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?
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指人工植入心脏起搏器,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流,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,代替心脏的起搏点带动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,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,特别是治疗重症慢性心率失常。
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优势有哪些?
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重要方法之一,具有切口小、不开胸、恢复快、安全系数较高等优势。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发出的规律脉冲,能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和射血功能,使它有规律地泵血。有些病人必须完全依赖心脏起搏器来保持心脏的搏动。植入心脏起搏器后,病人头昏目眩、眩晕和晕厥的症状明显减轻,感觉精力更充沛了。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使这方面的患者心脏保持正常搏动,他们感觉更安全。
目前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适应证有哪些?
1、伴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或永久性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
2、有症状的双束支传导阻滞
3、病窦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,心室率经常低于50次/分,有明确临床症状,或间歇发生心室率小于40次/分;或有长达3秒的RR间隔,虽无症状,也应考虑植入起搏器
4、由于颈动脉窦过敏引起的心率减慢,心率或RR间隔达到上述标准,伴有明确症状者,起搏器治疗有效
5、有窦房结功能障碍及(或)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,因其他情况必须采用具有减慢心率的药物治疗时,应植入起搏器保证适当的心室率
近年来,起搏器治疗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,该手段不仅适用于恶性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,也适用于其他一些心肌病、心力衰竭、心肺复苏等相应症状的诊治,大大地改善了心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。